【恨君不似江楼月】一、
“恨君不似江楼月”出自南宋词人吕本中的《采桑子·恨君不似江楼月》,是一首描写爱情与思念的词作。全词以“江楼月”为意象,借月之圆缺、明暗变化,表达对所爱之人不能长相守的无奈与遗憾。
该词语言含蓄优美,情感真挚,运用了自然景物来映射内心情感,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“以景写情”的手法。整首词虽短,但意境深远,情感细腻,是宋词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。
二、文章结构
部分 | 内容概要 |
出处与背景 | 出自南宋词人吕本中《采桑子·恨君不似江楼月》。创作背景多认为是作者对爱情的感慨,或对人生无常的感叹。 |
词句原文 | 恨君不似江楼月,南北东西,南北东西,只有相随无别离。 恨君却似江楼月,暂满还亏,暂满还亏,待得团圆时少时多。 |
意象分析 | “江楼月”象征爱情与陪伴,其“南北东西”表示始终相伴;“暂满还亏”则暗示爱情的起伏与分离。 |
情感表达 | 表达了对爱情无法长久的无奈,以及对伴侣不能如月般始终相随的惋惜。 |
艺术特色 | 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;运用对比手法,强化情感冲突;以自然景物寄托内心情感,富有哲理意味。 |
文学价值 | 是宋词中“婉约派”的代表之作,具有较高的审美和思想价值,被后世广泛传诵和引用。 |
三、结语
“恨君不似江楼月”不仅是一首情词,更是一种人生感悟。它道出了爱情中“聚散无常”的无奈,也表达了人们对永恒陪伴的渴望。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,至今仍能引发读者共鸣,成为中华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