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染指是什么意思】“染指”是一个汉语词语,字面意思是“沾染手指”,但在实际使用中,它多用于比喻“参与、插手或觊觎不属于自己的事物”。这个词语常带有贬义,表示某人对他人或他方的权力、利益等进行干涉或企图占有。
一、词语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词语 | 染指 |
拼音 | rǎn zhǐ |
字面意思 | 指尖被染上颜色(如墨水、血等) |
引申意义 | 参与、插手、觊觎非自己应得的利益或权力 |
常见用法 | 多用于贬义语境,表示不正当的介入或侵占 |
出处 | 最早见于《左传》,后广泛用于文学和日常表达 |
二、常见用法及例句
用法 | 例句 |
表示插手别人的事 | 他不该染指公司内部事务。 |
表示觊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| 那些官员染指公共资源,严重损害了公平。 |
表示参与非法活动 | 他染指走私,最终被警方逮捕。 |
三、相关词语对比
词语 | 含义 | 是否含有贬义 |
涉及 | 与某事有关联 | 中性 |
干预 | 对事情进行干涉 | 贬义 |
插手 | 主动介入别人的事情 | 贬义 |
染指 | 参与、觊觎非分之物 | 贬义 |
四、总结
“染指”一词源于古代的典故,最初是描述手上沾染颜色,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比喻用法。在现代汉语中,它主要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不属于自己的权利、利益或事务进行干预或觊觎,通常带有负面色彩。使用时需注意语境,避免误用或造成歧义。
通过了解“染指”的含义和用法,可以帮助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更准确地理解其表达的深层含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