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三年级上册脱式混合运算带中括号】在三年级数学学习中,脱式混合运算是一项重要的内容,尤其在学习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后,学生需要掌握如何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,并能正确使用中括号来改变运算的优先级。本文将对“三年级上册脱式混合运算带中括号”这一知识点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典型例题与解答过程。
一、知识点总结
1. 脱式计算:是指将一道综合算式按步骤分解,写出每一步的计算过程,使计算过程清晰明了。
2. 混合运算:指的是在同一道算式中同时包含加、减、乘、除等不同类型的运算。
3. 中括号的作用:中括号([ ])用于表示优先计算的部分,通常在小括号(( ))之后使用,起到进一步调整运算顺序的作用。
4. 运算顺序:先算括号内的内容,再按“先乘除,后加减”的原则进行计算;如果有中括号,则优先计算中括号内的内容。
二、典型例题与解答(表格形式)
题目 | 脱式计算过程 | 最终答案 |
1. 12 + (5 × 2) | = 12 + 10 | = 22 |
2. [8 + (6 ÷ 2)] × 3 | = [8 + 3] × 3 = 11 × 3 | = 33 |
3. 20 - [9 - (7 - 3)] | = 20 - [9 - 4] = 20 - 5 | = 15 |
4. (15 ÷ 5) + [6 × (2 + 1)] | = 3 + [6 × 3] = 3 + 18 | = 21 |
5. [10 + 4] ÷ (9 - 7) | = 14 ÷ 2 | = 7 |
6. 7 × [5 - (3 + 1)] | = 7 × [5 - 4] = 7 × 1 | = 7 |
7. (18 - 10) + [3 × 2] | = 8 + 6 | = 14 |
8. [6 × (4 - 1)] - 9 | = [6 × 3] - 9 = 18 - 9 | = 9 |
9. 16 ÷ [ (8 ÷ 2) + 2 ] | = 16 ÷ [4 + 2] = 16 ÷ 6 | = 2余4(或约2.67) |
10. (12 + 3) × [5 - (2 + 1)] | = 15 × [5 - 3] = 15 × 2 | = 30 |
三、学习建议
- 学生在做题时应养成先看题、再分析运算顺序的习惯。
- 注意中括号和小括号的区别,明确它们的优先级。
- 多练习带有中括号的题目,提高对复杂运算的理解能力。
- 可以通过画图或分步拆解的方式帮助理解运算顺序。
通过以上总结与练习,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“三年级上册脱式混合运算带中括号”的相关知识,为今后更复杂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