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得陇望蜀是谁】“得陇望蜀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贪心不足,得到了一个东西后还想得到更多。这个成语背后有着一段历史典故,源自东汉时期的一段故事。那么,“得陇望蜀是谁”?本文将从出处、含义、历史背景和现代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成语出处与历史背景
“得陇望蜀”最早出自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。原文是:“帝(刘秀)问曰:‘卿在羌中,何以知其反?’嚣曰:‘吾尝闻人有得陇望蜀之语。’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有人曾说过“得到了陇地,还想要蜀地”,比喻人心贪得无厌。
后来,“得陇望蜀”逐渐演变为一个固定成语,用来形容人欲望不断,得寸进尺。
二、成语含义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得陇望蜀 |
拼音 | dé lǒng wàng shǔ |
含义 | 比喻人贪心不足,得到了一个东西后还想得到更多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 |
用法 | 多用于贬义,形容人不知足 |
近义词 | 贪得无厌、得寸进尺、欲壑难填 |
反义词 | 知足常乐、适可而止 |
三、历史人物“得陇望蜀”是谁?
根据史料记载,“得陇望蜀”这一说法最初并非指某一个人,而是民间流传的一种说法。但历史上有一位与“陇”和“蜀”相关的著名人物——隗嚣,他曾在东汉初年割据陇右地区,后又试图扩张势力进入蜀地,因此被后人用来比喻其野心勃勃、贪心不足。
不过,严格来说,“得陇望蜀”并不是特指某一个人,而是对一种心理状态或行为的概括。
四、现代用法与常见语境
在现代汉语中,“得陇望蜀”多用于批评那些不满足现状、不断追求更多利益的人。例如:
- 职场中:有人升职后又想加薪,被人说是“得陇望蜀”。
- 生活中:买了新车后又想换房,也被认为是“得陇望蜀”。
五、总结
“得陇望蜀”是一个富有历史背景的成语,最早源于东汉时期的民间说法,后来成为形容人贪心不足的常用表达。虽然它并不特指某个人,但历史上确实有类似行为的人物,如隗嚣,被后人引用作为例子。
表格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得陇望蜀 |
含义 | 貪心不足,得寸進尺 |
出处 | 《後漢書·隗嚣傳》 |
历史人物 | 隗嚣(非特指) |
用法 | 貶義,形容人不知足 |
现代用法 | 批評貪心行為 |
近義詞 | 貪得無厭、得寸進尺 |
反義詞 | 知足常樂、適可而止 |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“得陇望蜀是谁”并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,而是对一种人性弱点的形象描述。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和含义,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欲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