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体无完肤是什么意思解释】“体无完肤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遭受严重打击或伤害,身体上几乎没有一处完好无损。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在战斗、惩罚、批评等情况下受到的强烈冲击,有时也用于比喻精神上的巨大创伤。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体无完肤 |
拼音 | tǐ wú wán fū |
出处 | 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:“楚子乘驲,会其后,不胜其怒,遂与之战,三日而焚其军,体无完肤。” |
本义 | 身体没有一块完整的皮肤,形容受伤极重 |
引申义 | 比喻受到严重打击、批评或挫折,身心俱疲 |
使用场景 | 多用于描述战争、惩罚、严厉批评等情境 |
常见搭配 | “体无完肤地被打”、“体无完肤地批评” |
二、详细解释
“体无完肤”字面意思是“身体没有一块完整的皮肤”,最早出自《左传》,原指士兵在战斗中被敌方打得遍体鳞伤,几乎失去生命。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一种比喻用法,用来形容人在精神或肉体上遭受极大的伤害。
例如:
- 在战场上,战士们被敌人围攻,最终体无完肤。
- 他在会议上被领导体无完肤地批评,心情非常低落。
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夸张色彩,强调的是“极其严重”的程度,因此在使用时需根据语境判断是否恰当。
三、使用注意事项
1. 语境合适:适用于描述极端情况,如战争、暴力、激烈批评等,不宜用于日常小事。
2. 情感色彩:带有较强的负面情绪,使用时需注意语气和场合。
3. 避免滥用:不要随意用在轻微的挫折或失败上,否则会显得不真实或夸张。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词语 |
近义词 | 遍体鳞伤、伤痕累累、体残肢断 |
反义词 | 完好无损、毫发无伤、安然无恙 |
五、结语
“体无完肤”是一个形象生动、富有表现力的成语,能够准确表达出一种极度受创的状态。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日常交流中,掌握它的正确含义和使用方式,有助于更精准地表达情感和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