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砥柱铭原文及译文】《砥柱铭》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所书的一篇碑文,内容赞颂了黄河中流砥柱的雄伟与坚毅,借物喻人,表达了对忠贞不屈、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。这篇文章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,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。
以下是对《砥柱铭》原文及其译文的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展示:
一、文章总结
《砥柱铭》以黄河中的砥柱石为象征,借自然之景表达对忠诚、坚定、勇敢等高尚品质的推崇。文中通过描绘砥柱石在激流中屹立不倒的形象,比喻人在困境中应具备的坚强意志和担当精神。整篇文章语言庄重,寓意深远,体现了古代士人追求正直、刚毅的人格理想。
二、原文及译文对照表
原文 | 译文 |
维开元廿三年,岁次癸未,五月甲子,皇帝御天下之十有二载。 | 开元二十三年,岁在癸未,五月甲子,皇帝统治天下已有十二年。 |
天下大治,四夷宾服,海内晏然。 | 天下太平,四方臣服,国内安宁。 |
惟此河,自昆仑而东,经龙门,历砥柱,至于孟津。 | 唯独这条黄河,从昆仑山向东流,经过龙门,经过砥柱,直到孟津。 |
其势湍急,其形险峻,万夫莫当,千载不移。 | 它的水流湍急,地形险要,万人难挡,千年不变。 |
然其志节,亦如砥柱,虽风涛之激,而不改其性。 | 然而它的品格,也像砥柱一样,即使风浪冲击,也不改变本性。 |
是以君子观之,知其可托,而不可夺也。 | 因此君子看到它,知道可以依靠,却不可被夺取。 |
故曰:砥柱者,国之柱也;忠臣者,民之望也。 | 所以说:砥柱是国家的支柱;忠臣是百姓的希望。 |
吾尝游于河上,见其石立中流,若人之挺然不屈。 | 我曾游览河上,看见那块石头矗立在江心,如同人般挺立不屈。 |
心甚敬之,遂书其名,以志不朽。 | 心中非常敬仰它,于是写下它的名字,以示铭记不朽。 |
三、结语
《砥柱铭》不仅是一篇文学佳作,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。它通过自然景观传达出对人格力量的崇敬,激励后人面对困难时要有坚定的信念与不屈的精神。无论是从书法艺术还是思想内涵来看,《砥柱铭》都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传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