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鹅口疮是什么】鹅口疮,又称口腔念珠菌病,是一种由白色念珠菌(Candida albicans)感染引起的常见真菌性口腔疾病。它主要发生在婴幼儿、免疫力低下者以及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的人群中。该病以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块为典型症状,常伴有疼痛和不适感。
一、鹅口疮的概述
项目 | 内容 |
疾病名称 | 鹅口疮(口腔念珠菌病) |
病原体 | 白色念珠菌(Candida albicans) |
发病部位 | 口腔黏膜,如舌面、颊部、上颚等 |
常见人群 | 婴幼儿、免疫力低下者、长期服药者 |
传播方式 | 接触传播、母乳喂养传播 |
是否传染 | 可传染,但一般不严重 |
治疗方式 | 抗真菌药物(如制霉菌素、氟康唑等) |
二、病因与诱因
1. 免疫功能下降:如患有糖尿病、艾滋病、癌症等,导致身体抵抗力降低。
2.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:这些药物会破坏口腔内正常菌群平衡,促进真菌生长。
3. 营养不良:特别是维生素B族缺乏,容易诱发鹅口疮。
4. 口腔卫生差:不注意清洁,导致细菌滋生。
5. 母婴传播:母亲患有阴道念珠菌感染时,可能在分娩过程中传染给新生儿。
三、临床表现
- 初期:口腔内出现白色小点或斑块,边缘清晰。
- 发展期:白色斑块逐渐扩大,表面呈奶酪样,不易擦除。
- 严重时:可能伴随溃疡、出血、疼痛,影响进食和说话。
四、诊断方法
1. 临床检查:医生通过观察口腔内的病变情况进行初步判断。
2. 实验室检查:取口腔分泌物进行真菌培养或显微镜检查,确认是否为白色念珠菌感染。
五、治疗方法
治疗方式 | 适用人群 | 说明 |
局部用药 | 婴幼儿、轻症患者 | 如制霉菌素溶液、含漱剂等 |
口服药物 | 中重度患者 | 如氟康唑、伊曲康唑等 |
支持治疗 | 免疫力低下者 | 补充维生素、增强体质 |
六、预防措施
1. 保持口腔卫生:勤刷牙、定期漱口。
2. 避免滥用抗生素:遵医嘱用药,减少对正常菌群的破坏。
3. 增强免疫力:合理饮食、规律作息、适度锻炼。
4. 注意个人卫生:尤其是婴儿用品要定期消毒。
5. 及时治疗基础疾病:如糖尿病、免疫系统疾病等。
七、总结
鹅口疮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口腔感染,虽然不致命,但若不及时治疗,可能导致病情加重,影响生活质量。对于婴幼儿、免疫力低下人群来说,更需重视预防和早期干预。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、合理用药、增强体质是预防鹅口疮的关键。如有疑似症状,应及时就医,以免延误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