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速递 > 经验问答 >

宋史苏轼传文言文翻译

2025-10-03 08:42:12

问题描述:

宋史苏轼传文言文翻译,真的急死了,求好心人回复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03 08:42:12

宋史苏轼传文言文翻译】一、

《宋史·苏轼传》是《宋史》中对北宋著名文学家、政治家苏轼的生平事迹进行记载的一篇传记。该传记以文言文形式撰写,内容详实,语言简练,展现了苏轼在文学、政治、哲学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及其坎坷的人生经历。

苏轼(1037—1101),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四川眉山人。他是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,与父亲苏洵、弟弟苏辙并称“三苏”,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。他一生仕途多舛,多次被贬,但始终不改其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,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文章。

《宋史·苏轼传》主要讲述了苏轼自幼聪慧、科举及第、参与变法、因乌台诗案被贬、晚年漂泊等重要人生阶段。文中不仅记录了他的文学才华,也反映了他正直敢言、忧国忧民的性格特征。

二、文言文原文与现代汉语翻译对照表

文言文原文 现代汉语翻译
苏轼,字子瞻,眉州眉山人。 苏轼,字子瞻,是四川眉山人。
生十年,父洵游学四方,母程氏亲授以书。 十岁时,父亲苏洵外出求学,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。
既冠,博通经史,属文日数千言。 成年后,他广泛通晓经书和历史,写文章每天能写几千字。
嘉祐二年,试礼部,策论第一。 嘉祐二年,参加礼部考试,策论成绩第一名。
仁宗喜之,赐进士出身。 宋仁宗很欣赏他,赐予他进士出身。
时王安石方用事,轼上书论新法。 当时王安石正在掌权,苏轼上书议论新法。
其言切直,为所恶。 他的言论直率,因此被王安石等人所厌恶。
及安石罢,轼始得召还。 等到王安石罢官后,苏轼才得以召回朝廷。
时知制诰,尝草诏书,有曰:“天下之贤者,岂独在朝?” 任知制诰期间,他曾起草诏书,其中有句话说:“天下的贤才,难道只在朝廷之中吗?”
太后闻之,叹曰:“此真忠臣也。” 太后听到后感叹道:“这才是真正的忠臣啊。”
后坐乌台诗案,贬黄州。 后来因为“乌台诗案”被贬到黄州。
居黄州,筑东坡,自号东坡居士。 在黄州居住时,修建了东坡,自号“东坡居士”。
与佛印交善,常以诗酒自娱。 与和尚佛印关系很好,常常以诗酒自乐。
晚年徙惠州、儋州,卒于常州。 晚年被调往惠州、儋州,最终在常州去世。

三、结语

《宋史·苏轼传》不仅是对一位伟大文人的生平记录,更是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。苏轼虽屡遭贬谪,却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坚持,其人格魅力与文学成就至今仍为人所敬仰。通过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对照,我们更能深入理解这段历史的真实面貌,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