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故态复萌的典故是什么】“故态复萌”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,意思是旧有的坏习惯、旧有的行为或态度又重新表现出来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改变后,又恢复了以前的不良状态。
一、成语来源与典故
“故态复萌”最早见于《晋书·王导传》:“虽居要任,未尝以事自专,每有大事,必与群僚参议。然其性宽和,不拘小节,故人多附之。及卒,朝野悲之,追赠司空,谥曰‘文’。其子王悦,少有令名,年二十余而卒。时人皆谓‘故态复萌’。”
不过,这一说法并不完全准确,因为《晋书》中并没有明确出现“故态复萌”这四个字。因此,现代人对“故态复萌”的出处存在一定的争议。另一种较为广泛接受的说法是,该成语来源于古代文人对某些官员或人物反复无常、屡教不改的行为的批评。
更确切地说,“故态复萌”是后人根据历史事件和人物行为总结出的成语,意指某人旧习重犯、恶行再现。
二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含义 |
故态 | 旧有的状态、习惯、行为方式 |
复萌 | 再次出现、重新发作 |
整体意思:旧有的不良行为或习惯再次出现。
三、使用场景
场景 | 示例 |
个人行为 | 他虽然答应戒烟,但没多久又故态复萌。 |
工作表现 | 这个员工之前工作认真,后来却故态复萌,效率下降。 |
社会现象 | 某些地方的腐败问题屡禁不止,故态复萌。 |
四、相关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重蹈覆辙、旧病复发、死灰复燃 |
反义词 | 改过自新、痛改前非、洗心革面 |
五、总结
“故态复萌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用来形容人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改变后,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,尤其是负面状态。它不仅可用于个人行为,也可用于社会、组织等层面。成语背后蕴含着对人性复杂性和行为惯性的深刻理解,提醒人们在面对不良习惯时,应保持警惕并持续努力改正。
成语 | 故态复萌 |
出处 | 非出自经典文献,为后人总结而成 |
含义 | 旧有的不良行为或习惯再次出现 |
使用场景 | 个人、工作、社会现象 |
近义词 | 重蹈覆辙、旧病复发 |
反义词 | 改过自新、洗心革面 |
如需进一步了解该成语的用法或相关故事,可参考古代文学作品或现代语言学研究资料。